Search


:::出差日誌#2 阿里山上檳榔樹

我們上了阿里山,在前往咖啡農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:::出差日誌#2 阿里山上檳榔樹

我們上了阿里山,在前往咖啡農園的路上。一輛車兩個台灣人,三個日本人。日本人中一位咖啡職人,一位可可職人,最後一位是我老闆。據說一早天氣就這麼好的阿里山是很難得的。

正如你知我知,阿里山上種了滿山滿谷的檳榔樹。正當我一邊望著檳榔纖細的枝幹,一邊心想「啊好多檳榔好醜」時,日本人們發現新大陸似地喊叫著:「BINROU!」

原來在日本,檳榔因為含有麻藥成分是被禁的,所以日本人很少見到檳榔。

「好多BINROU,真好啊,好有南國風情。」第二次來台灣的可可職人,深情地望著延路站立的檳榔樹,情緒很高漲,他轉頭問我老闆:「你吃過檳榔嗎?」

「沒有,我倒是很想一試呢!」我老闆說,然後他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檳榔應該要怎麼吃,是什麼滋味,頓時間一車鬧哄哄的。

見到他們這麼純粹地興奮地謳歌(?)檳榔,我也感到很新奇。說到檳榔,往往先想到地上紅色的汁液、赤棕色的檳榔渣籽,然後是血盆大口、刺鼻的氣味,基本上都是極度負面的。然後檳榔樹也是,從小就被教導,檳榔樹外貌醜陋又傷害土地,簡直百害而無一利,但卻在外國人眼中看來是這樣的風情。

「但是普通台灣人看來,檳榔樹因為根抓不住地,常常會造成土石流,所以多數人不喜歡檳榔樹。」我試著為自己的立場辯護。

「哎?是嗎?」可可職人好像有點受傷似地:「原來當地人是這麼想的嗎?不過我們外國人看起來是很漂亮的風景。」

他又補充說:「像我們種咖啡或可可,都是不能直接受到強光的作物,需要種別的植物來幫它們遮蔭,檳榔就是其中一種,因為葉子比較大,像是香蕉也可以。」

我第一次知道了檳榔樹可以派上用場的地方,再去看那些彷彿隨時會被攔腰折斷的檳榔樹,頓時顯得不那麼面目可憎,在藍天的襯托下,枝葉中還搖曳出些許的...南國風情?果然,看待事情的角度很重要,我們總是被侷限偏見的框架之中。在工作上頻繁與日本人接觸交流,越來越感覺到那些我們往往討厭的「台灣特質」,在外人眼中卻有其價值存在。

後來我們又去了屏東的可可田,他們的確是用檳榔樹來幫可可遮蔭,颱風來臨時還會把嬌弱的可可樹與檳榔樹綁在一塊,降低可可樹的損傷。雖然我以後還是不喜歡檳榔的味道與隨地亂吐的血紅汁液,但能夠將檳榔樹作為一個純粹的風景來看待,好像重新認識了檳榔一樣。

後來,在屏東農家的熱情慫恿之下,一行日本人的檳榔試吃初體驗,咬一口後每個表情都精彩地不得了甚至是馬上吐出來,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迷子少女愛波。 人像畫|插畫|旅行遊記|手帳
View all posts